• <th id="xhugs"></th>

    <kbd id="xhugs"><form id="xhugs"></form></kbd><td id="xhugs"><font id="xhugs"><big id="xhugs"></big></font></td><dd id="xhugs"></dd>
  • <em id="xhugs"><em id="xhugs"></em></em>

    <del id="xhugs"><dl id="xhugs"></dl></del>
      登錄
      智慧昆都侖

      智慧昆都侖

      請用手機
      掃碼訪問

      無障礙瀏覽 適老版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統(tǒng)戰(zhàn)部 >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> 詳情 返回上頁
      一文一物|蒼洱契事——民族地區(qū)的土地買賣契約
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9-25 02:20  發(fā)布單位:昆區(qū)統(tǒng)戰(zhàn)部2  來源:道中華   點擊量:3671   [字體: ]  打印保存 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片


      名? 稱:康熙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李和由立實賣房契地契文約

      年? 代:1664年

      類? 別:語言文字與文獻

      體? 量:縱60厘米 橫43.5厘米

      收藏單位: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



      此件契約文書記錄了一次買賣交易,賣主李和由因無錢應用,將分家得來的平房、豬圈和園地賣給本村的楊相公名下,得花銀四兩、錢五吊。當日錢契交明,并規(guī)定日后有力不得取贖,無力也不得加找。
      此件文書的簽約地為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鳳儀鎮(zhèn)樂和村。通過不可贖取、找價等契約內容,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件絕賣契約該文書未加蓋官方印章,屬于民間常用的“白契”。
      中國使用契約的歷史十分悠久,有學者認為可以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。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,契約的使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方方面面,特別是在田宅、畜產以及其他財產交易等各種社會經濟活動中,都是通過訂立契約的形式來確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。因此,我國民間也保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契約文書。
      云南地區(qū)現存有大量契約文書,這些契約是云南歷史文化變遷最生動的歷史資料,也是當時云南鄉(xiāng)村社會經濟生活最真實的寫照。


       
      智能問答
      亚洲一级黄片免费在线视频,日韩中文高清在线,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,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

    1. <th id="xhugs"></th>

      <kbd id="xhugs"><form id="xhugs"></form></kbd><td id="xhugs"><font id="xhugs"><big id="xhugs"></big></font></td><dd id="xhugs"></dd>
    2. <em id="xhugs"><em id="xhugs"></em></em>

      <del id="xhugs"><dl id="xhugs"></dl></del>